2019新锐特辑:匠心守护的建筑师——新锐刘晓宇

2020-10-21



负责项目


天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元宝岛工程文物影响评估天津市西青区华侨城运河水街文旅项目文物影响评估天津市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甄别研究天津市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小镇城市设计天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石窟保护规划天津文昌阁修缮工程徐朴庵旧居修缮工程

参与课题


天津市乡村民居特色解析与传承全国传统工匠技艺调查(天津)


@ 文昌阁修缮前后对比(上为前,下为后)


@ 徐朴庵旧居修缮前后对比(上为前,下为后)


学习历史,传承文化,是我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初心。文献和实践一直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两种重要方式。八年学术累积,工程实践以大运河为起点。



大运河是世界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2006年,大运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其活态遗产构成的复杂性,与大运河相关的工程类型繁杂。在充分厘清历史价值的基础上,践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理念,开展工程评估保障文物真实性,设计文化公园传承运河文化,旅游规划文旅融合推进展示利用。

 @ 潞河督运图卷(局部)


 @ 文物影响评估“保护好”大运河


@ 京津冀运河旅游观光带规划“利用好”大运河



90年前,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时,朱启钤先生曾以“但务耕耘,不问收获”与同仁共勉。我正在努力学习,从文献分析,到测绘勘察,再到修缮设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传统建筑技艺,再到传统建筑工匠;从文物建筑,到传统村落,再到滂沱大河。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的课题,需要文史、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专业相互配合,个人也需要掌握各类专业知识。


所幸加入风景园林院文化遗产保护团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前辈和同侪,在精神上指引我,在工作上教导我,让我所知向全,所学向精,更让我明白:我们做的这些,只是想把先辈留给今世的遗产,传递给后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田野调查是先人发现之旅,是我的学习之路。


广袤大陆才是一本完整的史书。文化遗产身在其中,可以是一块砖、一面墙、一栋屋、一座城、一条河、一段历史……
只有走近,才能发现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