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TU学术 | “双碳”成果与科普宣传:设计创新新引擎

2023-10-07

低碳数字植物园在孟兆祯院士的支持与指导下,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洪成教授团队牵头建立、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院团队配合设计实践,是以低碳为手段、空间为载体、场景为引力打造而成的示范科普基地。低碳数字植物园位于天津市人民公园,选取12个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特征和外在景观特征的区域作为低碳科普课堂,将科研与科普结合,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双碳”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双碳目标的内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位于低碳数字植物园展示中心内的花木标本雨林通过专属二维码,将不同植物标本对应的生态信息以数字形式储存起来,当游客使用手机扫描标本所对应的二维码时,能够快速获取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以及碳汇能力,在提高沉浸式游览体验的同时,也将低碳科普知识传递给大众,因此受到广大市民及游客的深切喜爱。


低碳数字植物园不仅建立了城市绿地低碳设计平台,同时也为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研究成果驱动了城市绿地“增汇”设计的发展,在公园更新项目及城市绿地规划专项设计中均得到很好地运用。


天津市人民公园——全园监测系统模型构建


天津二宫公园——低碳改造与监测


作为人民公园建园160周年活动的献礼,由低碳数字植物园发起的首届零碳微花园展通过对废旧、闲置物品的回收利用和创意设计,体现低碳环保与景观艺术的完美结合。王洪成教授团队在展园设计和科研指导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这场低碳风景的呈现汇聚了团队的智慧与创造力。展览结束后,12个空间将继续为市民提供展示低碳环保创意的平台,成为微型低碳创意景观作品的展示空间。



通过低碳数字植物园展示中心的创意设计、12个低碳科普课堂的精彩展示和零碳微花园的互动体验,市民对低碳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树木花草自然的热爱也被唤醒。以天津市人民公园为示范基地,中国首个低碳数字植物园的建立标志着绿色低碳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崭新篇章。天津大学的专家学者们秉持科研精神,通过数据量化展现人民公园的生态价值与影响,将其定位为城市公园绿地的碳汇示范与科普教育基地,不仅向行业传递了创新理念,更为城市“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动力。天津大学将继续坚守环保与低碳创新的使命,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构筑绿色低碳的明天!


相关新闻